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浙江环质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资讯搜索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环保产业十年:如何握住那只看得见的手

发布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9-03-27

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释放了对环保行业、产业、企业的大量政策利好,紧接着的3月20号,业界又迎来喜大普奔的“减负”消息,从事第三方治理的环保企业将减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

从2000年起,发展环保产业的相关提法开始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0年开始,环保产业更是戴上了“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的光环,此后,随着国内环保工作的全面深入,需求的不断释放,环保产业经济序列和政策地位实现了接连的双提升,规模体量和市场主体都被赋予了做大做强的期许。

而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绿色环保产业“退出”了新兴产业的行列,回到了“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的相关内容表述中,强调的是对上述工作的支持功能。而且首次对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提出了具体明晰的抓手,要培养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

这样的政策表述,对于刚从资本狂热中被迫冷静下来的不少环保企业而言,也许是一个“重整山河”的方向;而对于环保产业整体而言,在被热议、热望近十年后,对自身真正价值的务实思考和实践,需要尽早开始。

起始:“四万亿”下的内需拉动

从广义上讲,中国环保产业的起始可以向前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而真正作为一个产业引起政策层关注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

2008年,从“十一五”开始的节能减排,迎来关键一年。此前进展较为缓慢的任务,特别是污水等环境基础建设,进度开始加快。

其中,一个很大的推力来自于千亿级别的政府直接投资。这一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时隔十年再次发威。在被简称为“四万亿“的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中,生态环境建设预算为3500亿元。

这一举措也对环保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要大于同年环保总局正式升部的消息。


image.png

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2010年底前,将投资4万亿,其中,包括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在内的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约为3700亿。


国家大手笔投入,带动地方配套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环保设计、设备、工程建设等,产业链条上各个主体,都曾获益于此轮中央财政带动的这一轮“买买买”。

但不少圈内人对此是喜忧参半。

首先,当时地方政府在基建中,带环保企业“玩儿”的初衷和主要目的,是融资(至今仍是主流),而一旦手里有了粮,一些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项目(主要是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就要留在自己的锅里。挤出效应在环保圈里一度非常明显。

其次,政府资金集中在建设环节,弊端较为明显。

一方面,地方在争取资金上花了大力气,花钱急于求成,忽略项目性价比和长效运行;招投标不科学不规范,客观上造就了一批粗制滥造的治污工程,形成投资浪费。

另一方面,总量大但平均到各地的财政资金事实上很有限,直接用于项目建设,可以填补的环境基建漏洞非常有限,而且还未能对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的撬动和放大效应。

升温:广受追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坦率地讲,环保产业的经济属性,是政策加持的初心。

从“四万亿”,到隔年(2010年)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直至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一大支柱产业。政策层看中的是国内环保巨大需求可能产生的市场空间,和由此带来的促增长、调结构等价值。

在这一问题上,业内是有争议的。有观点认为,以末端污染治理为主要内涵的环保产业,理论上的投资需求并不等于实际市场需求,后者在释放的速度,节奏,规模上,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高度相关,自有客观规律,在短期内,并不能担负起上述期望。

image.png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位列八大新兴产业之首。


尽管后来的政策设计强调,节能环保产业的做大做强,需基于重大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但很快就被各地政府培育自己新产业的热情所淹没。

2012年,推动“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很快,发改系统以规划先行、资金扶持的传统套路,培育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各地纷纷响应。在随后几年里,各种级别的环保产业、环保产业园区规划密集出台,甚至到了县一级;千篇一律地提出何时要达到多少产值,培育不同规模企业的具体数量,细分行业等,面貌相似,一厢情愿。

对于地方政府这一轮的产业热情,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扶持激励,真正的环保业内是比较发怵的。

一方面,政策大力扶持的产业,比如光伏、风电、新能源车等,正面反馈并不多,很快就会出现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局面,还有不少昙花一现的明星企业。

另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将环保项目当成了发展本地新经济的香饽饽,要留给自己人,出台各种土政策,给本地企业开后门,设萝卜标,给外地企业进入市场设置重重障碍,成为逆市场的力量。

在这方面,环保系统因为自身业务高度相关的关系,一直在呼吁向市场的回归。2011年出台了《环保系统关于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再三强调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节点选择和边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时任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的赵英民在多个场合呼吁, “有效刺激环保产业需求,整合完善环保产业供给,充分尊重市场,转变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传统思路。”

业内的一个共识是,环境强监管、硬约束,需配套经济政策(环境成本内部化),才得以催生环境治理市场真正需求的形成。

最典型的当属污水处理、电厂脱硫、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就是一面环境政策刺激治污需求,一面制定完善价格等经济政策吸引市场主体,让治污有利可图。这几个细分领域,无论是工作进展还是产业化水平,都有了突出进步,并具备向外输出的能力。

聚焦:环保装备业vs环境服务

发展环保装备业是工信部门的主打。从2012年起,连续出台政策,但每次的亮点都在产值上。

2012年《环保装备“十二五”规划》:维持年均增长20%, 2015年达到5000亿;

2014年《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2016年实现产值6200亿元,比2011年翻一番;

2017年《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

去年以来,工信部转换了思路,加强了对市场主体的规范化要求,提高准入门槛。先后对大气、污水、监测仪器等行业制定装备制造业的规范条件,大气方面已经公布了三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后两个则是于日前向社会征求意见。

客观地讲,环保装备近十年发展速度不错,年均增长率为20%以上,国产化率得到显著提升。但稍微近看就会发现,这个行业 “小、散、乱”的底色仍未改变,实力和成长能力俱佳的领军企业依然空缺;整体上,市场竞争、研发水平,没有实现质变。

而环保系统一直推动的是环境服务业,也得到了很多环保产业行内人的认可,认为是引领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业态。


image.png

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4月发布《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了环境服务业在环境产业中的地位,提出推进环境保护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和发展环境咨询服务业。制定《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环境服务业试点。


环境服务在我国环保产业中的比重迅速提升,成为事实上的主导力量,实现从工程设备向服务转型的环保企业,也纷纷为资本市场所看好。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比照威利雅、苏伊士环境服务巨头,国内环保企业很快热炒起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的概念。

从理论上,环境综合服务直接和地方政府和园区合作,业务范围广泛,项目规模和成长性数倍、数十倍放大,企业和产业的规模也能成倍放大;直接针对治理效果,可以有效整合环保产业链各环节,有助于引领整体的质量和水平提升。

但几年下来,量变是发生了,大家期望的质变却迟迟未来。

有条件接工程的环保企业很容易转型成环境服务商;而只要通过购买一个团队或借用一个资质,就能迅速跳进另外一个陌生的业务领域;而搞定一个大客户,就有希望拿下当地水气固废的一揽子业务。

相当数量的环境综合服务商是这样迅速长大了,上市了,赚钱了,和资本一起玩耍了,但长起来的是虚弱臃肿的脂肪,还是可以抗风险、长期奔跑的肌肉,短时间内看不出来,长时间的观察总会有结论。

真火还是虚火:三个十条的上下半场

2013年起,国家陆续出台水气土三个十条,污染治理全面铺开,国内环保产业因此又获得了一波加持,资本市场一度反响非常热烈。

后来的事实表明,这三个政策市的温差很大。

水十条里的黑臭水体治理,水环境综合整治和PPP一相逢,属于天雷撞地火,来的猛烈,去的果断;

气十条引发的大动作、大投资大部分在传统的能源和传统工业领域,一次性投入的治理、监测设备和工程火了一把,但业务没有持续性。细分领域里当年的明星企业,在回款这个行业老大难问题面前,纷纷败下阵来。

而土十条颇有点戏剧性,在发布前后的一两年里,相关企业数量从个位数猛涨到了四位数。结果2016年文件正式公布后,发现国家的政策导向是风险控制而非全盘治理,理论测算的万亿空间落了空,很多人的梦想也一脚踏空。

中国的环保需求和增长速度可谓全球前列,但未能如预想一般开启广大、稳定且持续的治理修复市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先污染后治理式的环保是个花钱甚至要花大钱的事儿,而我们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富累积和分配方式,并不足以为之持续地全盘埋单。

image.png

必须建立与“全面开战”的各项环保工作任务相匹配的经济支撑体系。比如以“环境污染者、环境受益者付费”为核心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设计,环境质量变现的制度创新等。

而当这些条件还不具备时,真实的环保市场需求,是带着购买意愿和购买力的需求;有稳定现金流与合理商业回报的环保项目,才是好项目。

比如,污水厂、垃圾厂,现在仍是被追逐的白富美;反观农村污染治理和餐厨垃圾处理,理论市场空间巨大,但产业的发展境遇与前者就有着显著差异。

比如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之所以资本不再买账,除了去杠杆的宏观因素,更是因为目前它还是没有源头活水的一个个小水洼,支撑不起他们听过的美好图景。

回归: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仍有不少空缺席位

经过了去年下半年的急冻,环保产业的局部上火终于降下温来,开始回归到行业的基本面,思考自己的位置和未来。从这个角度出发,政策层新近提出的“培育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颇有些务实的味道。

通过持续钻研和创新打磨核心竞争力,积累优质业绩,这是专业;能接得住客户交付的任务,有足够的抗市场风险能力,调动各类资源的能力,才是骨干。“体格和心肺肌肉”俱佳的环保企业,他们将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从这个角度来看,环保产业里仍有不少这样的席位空缺。


image.png

我们始终相信,环保的大趋势没有变化,不断向上的曲线还将长期持续。但环保产业和企业能在其上走出怎样的轨迹,并不能简单一句政策导向就可概括,而是多种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发展质量是自己要牢牢把握的常量。

比起一视同仁的减税优惠,我们更呼吁公平开放的市场,期盼政策机制的创新,真实而日趋合理的环保市场需求,才是环保产业这个“政策市”健康生长需要的真营养。

最后,王石说过的房地产商的教训,有两条对目前环保产业的两类主体,也有借鉴意义:一是手中有钱加头脑发热,往往是灾难性的;二是不应过分考虑政策、政府问题,更应该关心自身专业能力的问题。


公司地址:绍兴滨海新城花宫道8号国家级检测试验基地内
公司电话:0575-89295232/400-188-5060 | 公司传真:0575-89295232
版权所有:浙江环质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浙ICP备17015202号-1 | 浙公网安备33868282881485 |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1
400-188-5060
咨询热线2
0575-8929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