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浙江环质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资讯搜索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3.22世界水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发布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1-03-22


为了缓解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有关水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原则,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17次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主题是:“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我国2021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图片


01

我国水资源现状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曾向世界各国多次警告,由于缺水,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肯定受到制约,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淡水需求量将增加40%,届时将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区。我国是一个严重的缺水国家,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已成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随着人口的大量迁移和集中,局部地区高强度需水与水资源天然分布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加剧,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低


我国人均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重。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截至2019年,全年水资源总量29041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生活及经济需水量愈来愈高。同时,水资源污染及浪费现象也使得我国用水压力越来越大,人均水资源量更为紧张。


2、水资源分布不均


在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沿海水多西北部水少的特点,尤其在南北方水资源分布上差距更为显著。我国水资源补给的主要来源是降水,北方的年降水量约在400mm左右,而南方的年降水量约在1200mm左右,严重的降水补给差异更加导致两区水资源量的不同。其中,影响降水转化为水资源的部分原因是蒸散发,因气候等原因,我国西北沙漠和草原地区,蒸散发能力强于南方以及沿海地区,进而使水资源差异愈加显著。


3、水资源污染严重


我国水污染主要是由于废污水的排放导致地表水污染,进而影响水资源质量。我国废污水排放主要来源于农业灌溉排水、生活及工业废水。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1.2%,农田灌溉水流经农田后携带化肥农药等下渗,补给地下水,易导致地下水污染。我国工业用水量也十分巨大,且生产主要集中在江河沿岸的大城市,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若废水处理不达标,更易造成城市下游江段河流水质严重污染,导致水环境恶化。其次是由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流经此地的河流含沙量加大,并可携带土壤中毒害物质进入河流,影响水资源质量及利用。


4、水资源浪费,重复利用低


我国水资源浪费主要表现在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两个方面上。在农业灌溉方面,我国灌溉面积为7400万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约占总灌溉面积的46.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29,表明在灌溉过程中约有近50%的水未被利用。农业灌溉产生的水浪费,更多的是因为灌溉技术的不成熟、灌溉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的。我国生活用水产生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居民缺少“节约用水”的意识,进而不重视水的节约利用,使得水的重复利用率过低。


5、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社会的持续发展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从而对水资源的开发力度也逐渐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地表河流与地下水两个方面。我国不同地区河流开发利用差异较大,如长江、珠江流域开发利用程度只有百分之十几,而海河流域开发已超过其承载能力,河流水的过度开发易造成河流断流,从而影响河流沿岸水资源利用。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也存在地区差异,北方地表水资源量约占南方的20%,地表水资源的差异导致北方加大对地下水开发的力度,继而引发地面沉陷,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02

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安全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人民健康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多次就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要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正常年份缺水500多亿立方米。并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需求将呈刚性增长,水安全形势越发严峻。这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全面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


1、发展节水农业,增加水资源利用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农业用水的总用水量虽已呈下降趋势,但仍是用水大户,特别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比重占60%以上。从农业灌溉发展来看,农业灌溉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发展效益农业的同时必须朝节水型效益农业方向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效农业必须是节水农业。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提高灌溉劳动生产率。从人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不仅注重提高产量,更强调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外观和上市时间等,这就对灌溉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要求。如灌水的位置、时间、数量、营养成分等,还要求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情况进行自动监控和科学管理。如果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灌溉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粗放型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既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还可通过灌溉系统进行施肥和洒药,使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发生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灌溉的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生转变。


2、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目前极端天气频繁,一方面是城市内涝严重,雨洪管理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则是大部分城市缺水严重,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随之也带来了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无疑,“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修复城市水生态的一条路径,能够解决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面临的水资源日益加重的生态危机。建设海绵城市也是解决水资源永续利用、寻找雨水出路的必由之路。


3、改进水处理技术,实现水的再利用


水的处理技术的改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废污水和海水的处理。我国每年废污水排放量占到总用水量的近10%,且我国用水中约50%的水在用水过程中消耗,无法再利用,这使得我国的用水形势更加严峻,采用更为先进的处理技术对这部分消耗水进行回收处理,对于缓解我国的用水压力也十分必要。且我国城镇与农村的废污水处理差距较大。要加强对农村废污水处理,可将处理后水提供给工厂做冷却水以及回用于生活杂水等。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经近3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较多成果,但与世界领先技术仍存在差距。海水淡化主要目的是为增加我国水资源的总量,淡化水主要用途是提供生活与工业用水。但同时过程中会也会排放大量浓盐水等废海水并排放到海里,故在利用海水的同时要重视海水的污染问题。


4、优化水资源配置,跨流域调水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且不同地区间水资源质量也不一,为使不同地区都可以实现水的持续利用,需对水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调控,以解决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区用水的困境,如进行跨流域调水等。在满足不同地区社会各阶层用水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调水地区及用水地区产生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影响等,使得各地区都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我国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引江济太、广东修建了东深引水工程、甘肃修建引大入秦工程等。

转自环境工程,侵删。



公司地址:绍兴滨海新城花宫道8号国家级检测试验基地内
公司电话:0575-89295232/400-188-5060 | 公司传真:0575-89295232
版权所有:浙江环质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浙ICP备17015202号-1 | 浙公网安备33868282881485 |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1
400-188-5060
咨询热线2
0575-89295232